比“喪偶式育兒”更可怕的是“詐尸式育兒”,孩子的成長,不能只靠媽媽。
發布時間:
2020-05-22
1892
“喪偶式育兒”大家應該都有聽過
指的是家庭教育中,
因為父母中一方長期掉線而產生的顯著缺失。
但現實生活中
這一方缺失的大都是爸爸
在社會慣性中,一個家庭里,媽媽忙上忙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
如果爸爸忙上忙下,有的人就會覺得是媽媽懶惰。
誰規定照顧家庭一定是媽媽呢?
有些人會說,自古以來“男主外女主內”
但實際上,
現在照顧家庭的大部分媽媽都還有工作。
媽媽的一天,一般都是上班要應付老板的催促、甲方的刁難。下班了,屁股還沒沾沙發又得立刻做飯、喂飯、幫孩子洗澡、哄孩子睡覺。一整天下來,仿佛工作了十幾個小時,還沒睡夠多少個鐘,又得趕緊起床,開始新一天的忙碌。
而爸爸呢?公司忙的時候,忙到很晚回家,然后立刻自己洗澡睡覺,如果不是很忙,也寧愿在公司多加班,在停車場多打幾盤游戲,等家里的雞飛狗跳快結束了,才想著回去。
長此以往,就導致了“喪偶式育兒”。當然比起這個,更可怕的是“詐尸式育兒”。
“詐尸式育兒”一般指的是,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,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。但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況下,這種武斷的指責會給孩子和媽媽都帶來更大傷害。
我有一個同事,每天都很忙,上班下班都是看她風風火火的,據說她每天還要接送孩子上學放學。
有一天,她來到公司之后情緒特別不好,跟我們抱怨說,因為孩子爸爸忙,所以孩子一直都是她輔導功課,有一次考試考砸了,她拿起試卷一看,都是之前練習過好幾遍的題目了,實在不該犯錯,于是她吼了孩子幾句,結果孩子的爸爸聽到,立刻說她:孩子還這么小,考砸一次兩次怎么了,鼓勵才最重要,你這么兇他,那他不是更害怕。
聽到爸爸的話,孩子就直接躲到爸爸身后,好像媽媽真的是什么怪獸一樣,喊著還是爸爸最好。
看著父子倆彼此安慰的樣子,她真的是一把火在胸口燃燒。
一直以來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教導孩子學習,所以她清楚這次考砸不是一次小事。如果再不認真對待,下次可能還是錯。孩子爸爸這樣打岔,顯得自己好像后媽一樣,巴不得他跟之前一樣什么都不管還省心。
同事丈夫這種情況,就是“詐尸式育兒”。這種可怕的“詐尸式育兒”不但與“喪偶式育兒”一樣,會對孩子造成“父愛缺失”的影響。而且,它還容易造成夫妻爭吵,影響家庭和諧。
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認為,父母由于生理特征的不同,應當有著天然的分工:母親在與孩子的親密性上占優,而父親則在培養孩子獨立性上占優。
所以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。
別怪孩子為什么每次見到你都是一句:爸,我媽呢?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失太多。
你是否知道孩子現在在讀哪本書?
你是否知道孩子的衣褲鞋碼?
你是否知道孩子的作息時間?
你是否知道孩子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?
你是否知道孩子最喜歡的玩具?
你是否知道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?
……
如果這些你都不知道的話,就請趕緊去了解;如果實在很忙,那就請不要對妻子的教育方式指手畫腳。
哪怕你對妻子的教育方式有異議,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反駁。父母教育理念的分歧應該私下解決,以爭吵的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,更容易促使孩子叛逆,難以管教。
在孩子嬰幼兒時期,應以母親的照顧和養育為主;但從孩子上學開始,父親的養育和教導占比就應當逐漸增大;到中學時期,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超過母親。
孩子的成長,
不是靠媽媽單槍匹馬就能做好的。
媽媽再厲害,
孩子的勇敢、堅強也需要父親來樹立。
父愛如山,請讓這座山,
成為孩子抬頭就可見的依靠。
返回列表